截至11月10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修井技术服务大队累计完成挤注灰施工1087次,较去年同期施工井数翻了两番,产值增长591万余元。今年以来,该大队围绕提质增效,锚定“做优做精做强挤注灰业务”的目标,优化生产组织、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强化质量管控,依靠挤注灰提质增效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优化组织提升增效能力
“挤注灰施工区域点多面广,涉及整个辽河油区,往往一个区块干完就要匆匆赶往下一个区块,因此,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直接关系到生产时效。”大队长刘继海介绍。为确保挤注灰施工衔接顺畅,该大队实施“统筹规划、区块联动”的机制。开始施工前一天,提前统筹好井号,按照兴隆台、曙光,高升等不同区块,规划施工顺序和路线,提前安排好人员、车辆,确保路线最短、措施最优。同时,合理安排区域罐车补水、临时车组调配等,保证施工效率。
创新技术拓展增收渠道
“今年,我们成功实施了严重漏失井、高压井、低渗井等复杂井况的挤注灰施工,受到了甲方和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该大队应用队队长、高级工程师黄维声说。为了将挤注灰业务打造成一块“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品牌,大队成立挤注灰专家小组,对挤注灰水泥浆体系、复杂井施工工艺等不断改进,并成功应用到生产中。“我们在日常施工中总结出‘套管打平衡压挤灰法’、‘空井筒平推法’很好地解决了齐40、锦45等区块挤注灰施工难的问题。”三级工程师赵峨松这样介绍。据悉,该大队已具备可自主实施连续油管注灰的能力。
强化质量打造“金”字招牌
“目前,我们挤灰一次成功率达到了96.5%,注灰一次成功率达到98%,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2个百分点。”问及施工质量,副大队长邱占武无不骄傲地说。为保证挤注灰施工质量,该大队严把施工流程,认真制定《挤注灰标准化操作流程》,狠抓施工质量。围绕“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中心,从施工准备、工序、材料等方面着手,动态监控整个过程,严把每个环节,确保施工一次成功率。
随着辽河油区弃置井、老旧油井的增加,挤注灰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高效化、规模化生产势在必行。“今后我们的责任将会更加重大,但我们这支挤注灰9人小队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队长黄维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