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海风拂面,星罗棋布的采油平台在浩瀚无垠的渤海海面上熠熠生辉。每天,近万吨的原油伴随着轰轰机鸣与阵阵涛声,源源不断地通过管线输送到陆地。
目前,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年产量超过360万吨,达到历史新高。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海上油田依然是胜利油田增储上产主阵地。
从一个边际油田,到建成为300万吨级国内最大的极浅海油田,30岁的海洋采油厂风华正茂,活力无限。
构建新型海上油气开采模式
8月23日,我国首个海上采油平台5.5G站点——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埕岛中心三号平台5.5G站点开通,为海上油田各项智慧系统应用铺就了一条移动通信“高速公路”。
从5G到5.5G,这一关键变化,让海上油田离全面智能化又近了一步。
由于海上特殊的生产环境和复杂的生产流程,自1994年建厂以来,海洋采油厂就逐步探索了一条从自动化到信息化、信息化到数字化、数字化到智能化的发展之路,无人值守平台占平台总数的74%,为胜利油田智能化建设打造了样板。
构建“安全、协同、高效、智能”的新型海上油气开采运行模式,是海洋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袁向兵一直努力的方向。在看他来,智能化建设不仅仅是新增若干个传感器、服务器那么简单,而是要给平台装上智慧大脑,进而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和管理流程优化。
近年来,应用“数据+平台+应用”智能化运行模式,海洋采油厂开发应用了涵盖油藏管理、单井管理、生产运行优化等6个业务域的25个APP,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林立、异常发现滞后、监控依赖人工、海陆协同困难等难点问题,基本建成具备全面感知、集成协同、预测预警、分析优化为特征的智能化油气田。
效果显而易见。开发更智能方面,“油藏管家”的开发应用,实现了油藏异常自动提醒,配注方案自动推荐,配产方案自动优化,优化调整时间节约80%以上。
生产更安全。安全智能监控平台实现了海上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检测,快速识别生产区域接打手机、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等违章行为,准确率达100%;
运行更高效。构建了海陆一体化生产运行体系,实现了海上监控系统智能协同联动、海陆全媒体融合、一键式智能应急处置等功能,指令下达时间缩短为秒级。
员工更省力。海上油井100%实现自动化控制,88座采油平台实现无人值守,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在‘十五五’期间,将全面建成更智能、更高效、更完善的海上智能油田。”海洋采油厂厂长韦敏对具备无人化操作、协同化管控、一体化开发、科学化决策等特征的智能海上油田充满期待。
对标一流,提高海上发展质效
为了给埕岛中心三号平台引入高质量高频聚结分离器,海洋采油厂技术管理部经理陈亮跑了全国各地10多个厂家进行考察对比。
每天,有3.1万方的采出液,从各个平台汇聚到埕岛中心三号平台进行油气分离处理,分离器设备的质量至为关键。“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生产,更担心会发生溢油事件。”陈亮坦言。
埕岛油田开发初期,由于国内没有极浅海石油开发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海上开发思路复制的都是“陆上思维”,导致产品“合格不好用”。
“以前是招什么就用什么,现在是对标一流。”陈亮介绍,经过多次考察发现,山东一家企业生产的高端机械装备排名世界前列,几家全球知名油公司使用的也是他们所生产的设备,最终把两台分离器引入中心三号平台。
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近年来,海洋采油厂先后组织200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到中海油、埕岛西、斯伦贝谢等国际一流企业开展“寻标、对标、追标、创标”,引导干部员工从理念到行动、从管理到设备对标世界一流。
对标质量。海洋采油厂严把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产品质量,做到工艺不先进不用、设备低于二级能效不选、装置标准不高不进,实现了“一干管八年”“一次防砂终身有效”。目前,海上油田的平均检泵周期长达7.4年,陆上是4年。
对标技术。对标学习贝克休斯、斯伦贝谢等国际一流公司,攻克大幅提高单井产能工艺,定向井一次防砂成功率100%,水平井充填效率均在100%以上。
对标架构。“减”机构、“减”队伍、“减”流程,采油管理区管理团队全部倒班住平台,实现生产管理前移、风险管控前移,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因子”。
不懈奋斗,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
每次想家时,海洋采油厂海四采油管理区经理强乐乐喜欢登上甲板,面向家乡的方位凭栏远眺。从14年前第一次踏上这座平台起,他便把自己的激情和热爱洒向了这片海洋。
强乐乐的师父是一位扎根基层30年的“老海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为油拼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师父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扛牢肩上的责任。
海洋采油厂党委书记孙朝华说,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梦想,把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在这片蕴含着无限希望的大海上。要想人才留得下、用得好,必须知人善任、搭好舞台。
一直以来,海洋采油厂把人才培养当作“生命工程”,制订实施人才发展规划,配套政工、科研、安全等各类人才培养举措78条,明确了每个人的发展潜质和培养方向,大大缩短了人才成长周期,使一大批人才成为海上生产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的生力军。
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成长经历,但都围绕着不足两万平方米的平台施展才华。狂风暴雨中,有他们科学应对的身影,天寒地冻时,有他们挥舞冰镐的镜头……近三年来,60余名高校毕业生走上基层副职、专业主管、班站长等岗位,88名青工成长为高级技师、技师。
“海上工作环境受限,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带班值班人员就是主心骨。”海洋采油厂安全管理部经理王玉虎说。
海洋采油厂高标准建成包括注采输、自控、电力等八大功能模块的海油实训基地,打造“我能”全员练兵平台,每天安康海油学、每周三学一考、每月QHSE会议、每季实操练兵、每年技能大赛的“五个一”日常培训深入人心,让每名员工成为安全生产的最大受益者。
烟波浩渺,海上生活艰苦且枯燥,关心关爱每一名员工颇为重要。如今,海上平台设有“职工之家”,休息时可以健身、读书、看电视。“网络基站已覆盖到海上,5.5G信号很快”,强乐乐说,自己随时可以与1000多公里外的家人视频聊天。
青山在,人未老。如今,一个内在活力蓬勃,发展动能充沛的海上油田,正在万里大海上铺陈出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