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7……”
2023年3月26日
伴随着一声声倒数
大庆油田智慧指挥中心屏幕上的
原油产量数据不断攀升
随着倒数归零,里程碑时刻到来
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5亿吨!
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36%
掌声、欢呼,激动、自豪……
燃情时刻至今仍历历在目
时针拨回到64年前
1959年9月26日
在这片广袤的松辽大地上
同样响起了兴奋的掌声与欢呼声
那一天,松基三井喷薄出工业油流
标志着东北发现大油田
时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夕
从此,这片油田有了个响亮的名字
大庆
从“临危受命”到“挺起脊梁”
这,就是大庆油田!
“除了大庆
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
能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命运
联系得如此紧密
没有哪一个企业和城市
走过短暂的历程
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铭刻下一个辉煌的亮点”
曾经的石油工业部部长
亲自指挥了大庆油田“大会战”的
独臂将军余秋里如此评价大庆
大庆油田诞生于
中国“贫油论”的压力中
诞生于全国人民
对石油工业的渴望中
从1960年开始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
老一辈石油人汇集松辽盆地
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
仅用3年多时间
就生产原油1166.2万吨
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51.3%
助力我国石油实现基本自给
一举甩掉了“贫油”的帽子
从1976年起,大庆油田实现
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高产稳产27年
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12年
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支撑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如今,大庆油田依然高唱着
“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
以年产原油3000万吨的稳定姿态
持续赋能国家经济发展
以累计生产原油25亿吨的骄人业绩
回报祖国和人民的期待
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担当
将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
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从“一片空白”到“C位领跑”
这,就是大庆油田!
“中国人开发不了这样复杂的大油田”
石油大会战初期
外国专家不仅撂下“扎心狠话”
还纷纷撤离中国
中国人到底能不能?行不行?
64年来,几代石油人接续奋斗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凭一项项重大突破和科研成果
拉直了问号
大庆油田的科研工作者
一次次挑战极限
一次次攻破难关
一次次解锁核心技术难题
探索出领先世界的
陆相砂岩油田开发技术
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1000余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
勘探开发技术与“两弹一星”等
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史册
经过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不懈攻关
大庆油田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已经稳站世界“C位”
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
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
三次采油生产基地
三次采油年产量连续21年超千万吨
累计产量突破3亿吨
从“一油独大”到“多能互补”
这,就是大庆油田!
“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
“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深切嘱托和殷切期望
时时在耳畔回响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老油田如何创造新业绩?
老标杆如何焕发新风采?
大庆油田这样布局落子——
推进以抓好“三件大事”为总纲
谱写“四个新篇”为实践维度
统筹“五大业务”
为发展支撑的战略布局
锚定“一稳三增两提升”奋斗目标
坚定不移干下去
大庆油田努力构建
稳油增气、内外并举
多能互补、绿色发展新格局
天然气年产量
迈上55亿立方米新台阶
实现连续12年稳定增长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海外“朋友圈”不断扩大
先后进入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聚焦“双碳”目标,全面启动
“大庆油田绿色低碳
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建设
规划建设千万千瓦级
“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基地
启动百万吨级CCUS全产业链
示范工程建设
中国石油首个碳中和林
“落户”大庆油田
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中国石油首个U型井地热项目开工
由大庆油田和深圳新能源研究院
共同建立的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大庆油田首台风机并网发电……
大庆油田从为祖国
输送“黑金”到提供“绿能”
在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
不断“充值扩容”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今年又逢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
大庆油田将继往开来
赓续精神血脉,高擎标杆旗帜
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奔赴新的光荣与梦想的远征
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百年油田
不断创造奇迹
不断书写精彩
“我为祖国献石油”初心不改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如磐
这,就是大庆油田!